10万只小龙虾“出征”世界杯给供应链哪些启示?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3-16 22:24:39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今日开哨,球迷们又开始了四年一度的狂欢,虽然中国足球队没有踢进世界杯,但丝毫没有影响大家的热情,中国“网红食品”10万只小龙虾已“出征”俄罗斯。


供应这批小龙虾的电商平台负责人介绍,这批总重2.5吨左右小龙虾来自湖北荆州,经筛检清洗、高温油炸、液氮冷冻、零下18摄氏度低温运输,最终运输至俄罗斯,让世界球迷体验“喝啤酒,吃小龙虾,看世界杯。”


旅途17天 全程零下18摄氏度


这批小龙虾是调味虾成品,运往俄罗斯后只需要解冻然后加热就可食用。小龙虾采购自湖北荆州,系优质养殖户未检测出重金属残留的产品。打捞后进行严格筛检和超声波盐水清洗,随后“下油锅”以200摄氏度高温油炸调味出锅,此次“出征”世界杯的小龙虾分为基础味、麻辣味、蒜香味及十三香味等。



调味完成后,小龙虾还将经受“极寒”考验,运用液氮冷冻包装处理,温度迅速降至零下190摄氏度。“这种技术能够快速锁鲜,没有破坏细胞壁,肉质弹牙可口。”从打捞至包装完成,只需不到一天时间。同时在运输过程中,小龙虾将一直保存在零下18摄氏度的冷库中,直到抵达俄罗斯。


目前,这10万只小龙虾已于5月31日搭乘中欧班列,在武汉吴家山火车站发车,从满洲里出境,途经叶卡捷琳堡,预计用时17天,于6月中旬抵达莫斯科,送入俄罗斯餐馆和酒吧,与世界各地的球迷一起为世界杯喝彩。


产地欲借世界杯推广小龙虾


“政府打造品牌,把荆州小龙虾推出去,做到像五常大米、洪湖清水蟹一样,成为地方品牌,我们就成功了。”荆州市水产局副局长赵恒彦称,当地政府将借此次小龙虾出征世界杯的机会,将“荆州小龙虾”作为当地公共品牌大力推广。



小龙虾进入俄罗斯后的反响,在世界杯的36强、16强、8强、决赛等每个时间节点,定期在国内大力推广当地小龙虾品牌及产品。

“小龙虾全国产量112万吨,其中湖北产60多万吨,荆州产29万吨,占全国近四分之一。”赵恒彦介绍,荆州小龙虾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规模化养殖,近几年来发展较快,以每年40万亩的速度增长,总共养殖面积280万亩。荆州小龙虾目前主要销往北京、南京、上海等地,其中北京占总销量的20%。


小龙虾品牌宝典


抓紧时机,抓紧供应链


2018年的小龙虾竞争之路相比去年更加激烈,从“十年来的最早上市”,到商家为小龙虾大打出手,进货价不断攀升,就预示着2018年将会是小龙虾的动荡之年。


龙虾品牌如何在今年突出重围,下一步怎么走?


1
世界杯的热点不得不踩



据数据显示,逢四年一次的世界杯将使小龙虾的产量猛然增长,从2010年、2014年的世界杯、2016年的欧洲杯,从小龙虾的产量数据可以看出,每逢足球盛事,夜宵市场对于小龙虾的需求极高,无疑,2018年夏天也会迎来小龙虾品牌的“厮杀”。



从品牌的角度出发,世界杯的热点不得不踩,势必要抓紧先机,抢在对手之前制定相关营销策略。


比如利用储值、会员的方式激活现有的消费者,增加用户粘性,但前提你的小龙虾品牌也得做起冬季的生意,要不这会员卡比小龙虾更难卖。


还可以通过世界杯话题,制定相关话题营销、相关营销策略,借助流量撩拨潜在的客户群。



其次,小龙虾外卖延伸可消费场景,大虾来了、夹克的虾、新辣道获得融资入局龙虾外卖,周黑鸭自建龙虾供应链,卖起休闲食品,可见小龙虾经营不仅限于堂食,外卖势必也是趋势。


2
全国性大品牌攻破季节性难题



小龙虾品牌难以成为全国性大品牌,季节性供应链难题是限制原因之一。


虾满堂的“夏吃小龙虾,冬吃羊蝎子”,或像上海红盔甲冬天暂停营业的经营模式,不能及时挖掘顾客需求,增加用户粘性,势必影响品牌势能。


这几年源头养殖技术已经在逐步完善,已突破冬季养虾难题,并且市面上急速冻虾的口感也在趋近于活虾,冬季食材的源头供应问题已得到初步解决,并且资本不断向供应链前移,供应链季节难题其实可以攻破。


龙虾供应链比想象中要稳定


这时,小龙虾要真正出现全国性“老大”,一年四季的营业,必定会牺牲一定成本,但可借助“风投”建筑品牌前端供应链,只有严格把控供应源头,抗住冬季营业,打破消费者的主观意识。


3
产品组合降低厨师依赖性



如果小龙虾单品店80%的营业额都来自于小龙虾,或是十三香口味占营业额60%以上,那么品牌大多受限于大厨技艺,厨师岗位变动都会对餐厅造成影响。


厨师是小龙虾味道的核心


攻破这一难题,必定要从产品组合下手。举个例子,这几年都流行的单品店模式,酸菜鱼单品店会把酸菜鱼当做引流款,但还会结合容易标准化的热卤、凉菜、点心的基础款,提升整个模式营业额。


如果小龙虾品牌要降低品牌对厨师的依赖程度,势必要通过产品的组合,通过小龙虾这张“名片”引流。


比如,武汉的靓靓蒸虾,除了小龙虾引流以外,还会增设其他特色菜,比如香辣蟹、毛豆、藕海以及凉面,就算受到季节、厨师的影响,但却还有其他特色产品引流。


4
多组合式销售



1.0时代:小龙虾传统模式,北京胡大、上海寿宁路,排长队吃虾司空见惯;


2.0时代:O2O入局,小龙虾切入外卖市场,让外卖小店也吃到红利;


3.0时代:品牌+资本的杀入,随着产业链大战的开局,小龙虾混轮的暴利开始结束。


小龙虾产业链的大战的开局,势必会让小龙虾行业更为规范,本身品类口味壁垒不高,再加上周黑鸭零售小龙虾,京东、天猫自建供应链卖起小龙虾,麻小、信良记外卖的搅局,其实让传统餐饮受到波及。


传统小龙虾品牌与其固步自封,不如站在新零售的风口,结合品牌基因,尝试多组合销售模式,赋予品牌“餐饮+”模式,就比如夜宵品牌切入外卖。


供业链搭建,让源头掌控在自己手里


如果充分掌控小龙虾供应链,借助投资更全面实现全产业链的搭建、采购智能化仪器,完成自身品牌供应以外,还可以实现中小型商户供货,减轻产业链搭建带来的成本压力。




清华大学供应链专家智库

长按识别轻松关注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