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云作为云计算市场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细分领域,正受到越来越多云巨头的关注。
在国外,亚马逊AWS和Google Cloud分别推出了大量的视频云工具和各自的视频云解决方案;在国内,百度智能云、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都在视频云中倾注了大量资源,以期占领竞争高地。
虽然视频云领域和云计算其他细分市场一样竞争激烈,但在国内总体还是呈现BAT三强争霸的格局。
可是,这一平衡马上就要被打破了。
7月17日,百度智能云与央视网达成战略合作,随着百度智能云“云+AI”持续输出到央视网,并由此树立起的媒体产业智能化升级标杆,视频云的格局或将因此发生变化,百度智能云的2B攻坚战也将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厚积才能薄发,百度智能云已经走到了快速增长的拐点之处了。
早在去年3月份,中央电视台台长慎海雄与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会见时就表示,要在巩固大屏优势的同时,坚持创新,全力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其中引入AI技术进行媒体产业的升级是央视探索的重点。
特别是进入5G时代,很多AI应用的场景被突破,视频云的竞争开始从原来的底层资源和基础技术能力输出向智能化视频中台建设倾斜,身处其中的传媒产业急需一场来自AI的变革。具体到百度智能云和央视网的合作,针对着当前传媒产业的一些痛点,百度智能云“云+AI”的输出将给传媒产业带来以下创新。
1、内容:虚拟主持只是打破常规的冰山一角
在我们的固有印象中,一提到内容创新,第一反应大多是节目形式方面的创新,实际上在百度智能云的支持下,媒体进行内容创新时还可以对构成内容的主要要素进行创新。像今年央视的五四晚会上,由百度AI技术支持的虚拟主持人“小灵”就给我们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然而这只是百度智能云在视频云领域技术储备的冰山一角。
更为神奇的是,通过百度智能云的VideoMind系统,可以提供从数据标注,到模型训练、模型评估,模型自动部署等一体化全流程服务;通过SLAM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能实现AR头像、指间作画、环境特效等功能,让视频内容的丰富程度和趣味性变得更高。
传媒产业竞争的核心之一在于内容质量,百度智能云能够助力内容创作,打开的不光光是内容创作者的思路,更是攻下了传媒产业智能化转型的桥头堡。
2、体验:除了不卡顿,还有更多的玩法
在用户端,观看视频和电视节目的基础要求从音质、色彩一步步进化到对画质的要求,进入到移动互联网的多屏时代时,用户体验的维度更多体现在是否卡顿上。百度智能云不光有一整套解决卡顿的方案,还提供了更多的体验玩法。
首先,在解决卡顿问题上,以去年热播的《延禧攻略》为例,播放平台爱奇艺面临着巨大的流量压力,全剧取得近200亿的播放量,电视剧开播的第二天流量就涨了1T,百度智能云采用智能化技术,在数十分钟内就将《延禧攻略》推送到所有缓存节点,让全民追剧没有任何延迟和卡顿。
其次,百度智能云还能通过智能搜索,帮助用户快速找到自己想看的情节;通过设置互动环节,增强用户的参与度和沉浸感……这些都是过去所没有的全新体验感受。
很显然,百度智能云想了很多办法来争取用户支持,吸取更多的力量来推动传媒产业的智能化升级。
3、制作:视频内容制作流程的升级与重塑
百度智能云和央视网的合作除了可以在内容创新与用户体验上给传媒行业带来新的启发外,其更大的意义在于帮助整个产业对视频制作流程的升级与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