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爱玩的味玩够又来啦!本次的地道食奇趣游圈子行要带大家来到集浪漫与美食与一身的槟城——槟城,美食天堂,吃货们向往的地方!槟城以槟榔树而得名,并有“印度洋绿宝石”之称,既有美丽的海滩与原野风光,又有众多的名胜古迹。
槟城素有“东方花园”美誉,马来西亚旅游胜地之一,是马来西亚第二大城市。
槟城的年均气温在27摄氏度左右,每年的6—9月,是槟城旅游的最佳时节,白天虽炎热,但午后有阵雨,晚上会有季风吹拂,十分凉爽,最适宜外出观赏迷人的景色,或是逛街购物也都相当不错。这个槟城之前味玩够也写过一份小攻略,大家可以去回顾一下哦!
槟城是出了名的“平民美食城”,就算海鲜吃到撑,都无需担心荷包变瘪!
槟城的美食在马来西亚享有盛名,可别小看槟城的街边小摊小贩,因为很可能某些不起眼的小吃档已经是传承了数代的名不见经传的槟城美食地点。
想要品尝垂涎三尺的炒粿条、叻沙、福建虾面等,只能在这些街边摊档才能找到。除此之外,槟城的印度餐馆、娘惹菜餐馆也是游人享受当地美食的绝佳选择。味玩够一直都喜欢给大家各种地道食、奇趣游资讯,只希望大家能享受属于自己的慢生活旅游。下面就让我们寻找槟城中几款特色美食吧!
坐稳了没?要开车了哦
新关仔角夜市
特色美食:椰浆饭 , 铁板鱿鱼 , 粿条汤 , 粿条面 , 中药炖排骨 , 油炸牡蛎煎蛋卷 , 槟城米粉汤面 , 咖喱面
地址:423 Jalan Penang, Penang(从光大乘坐U101或103,看见麦当劳就下车。车会先经过Gurney Plaza,那站很多人下车,hold住,再下一站就是了,在一个大十字路口)
想一次就将马来西亚各式美食一网打尽,一定要前往槟城市中心的新关仔角。新关仔角是槟城最为出名的夜市,每天日落时分,过百个摊档就开始营业,热闹的夜市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大快朵颐。
还没走进新关仔角,就已经开始闻到各种食物的香味,令人垂涎三尺。在新关仔角,诸如炒粿条、嚤嚤喳喳、亚参叻沙、福建虾面、炸鸡、鱿鱼等,几乎槟城各地的美食都可以在这里品尝个够。凉凉的海风,香味四溢的美食,熙熙攘攘的人群,让人开怀畅享,喜欢美食的游客决不能错过了。
人气美食推荐
01
炒裸条
炒粿条是华人美食,潮州人的小吃,后来流传到马来西亚并被发扬光大,尤其在槟城一带很受欢迎。
炒粿条其实有点类似我们常吃的炒河粉,槟城用的粿条是宽一点的,吉隆坡人炒的都是细长的粿条,但是做法上差别不大,一般都是放虾仁、鸡蛋、腊肠、鱼饼之类,然后用黑酱油、耗油炒,喜欢吃辣还可以要求放点辣椒酱,这样吃起来甜中带辣,也很不错。
推荐摊位:107号
这里的炒裸条锅气足,重点是虾够大!加了辣椒之后香味就出来了,虽然得排队,但吃过之后绝对会认为这队排得值!
02
蚝煎
蚝煎是一种福建美食,它其实就是牡蛎蛋饼,而聪明的华人把这道极其美味的美食带到了新加坡。如今被列为新加坡的美食清单之一,多汁新鲜的牡蛎配上加了淀粉水的鸡蛋,炒得金黄酥脆,谁能抵挡这样的诱惑。
推荐摊位:84号
这里的蚝煎很新鲜,而且还很大颗!香脆可口,牡蛎熟而不老,没有一定的经验和及技术也是做不好的哦!
03
椰浆饭
椰浆饭(Nasi Lemak),马来西亚的非正式国肴,是在文莱、马来西亚与新加坡很常见到的一道美食,而在印度尼西亚也有类似这样的美食,称作“乌督饭”。
用椰奶蒸熟的米饭、淋上一些三巴(参巴)酱或辣椒酱、再配以小黄瓜、煮鸡蛋、以及炒江鱼仔(一种当地鳀鱼品种),用芭蕉叶包起来,这就成为了马来西亚人的主食——椰浆饭(Nasi Lemak)。
推荐摊位:9号
椰浆饭为马来西亚的特产,一般是用叶子包住,里面有鱼干和辣酱等。椰浆饭好吃,古早味更是难得。浓郁的椰浆味在嘴里蔓延,简直不要太幸福!
04
laksa(叻沙)
叻沙为典型的“娘惹”——土生华人菜肴。汤料以椰浆、香料和辣椒为主,香浓辛辣,配以粗米粉,再加上虾、蛤,是新加坡的特色美食之一。
槟城叻沙也叫做阿叁叻沙 (Asam Laksa),汤底是用鲭鱼熬煮而成的,加入酸角,香茅和高良姜调味,所以酸味也特别显著。
推荐摊位:11号
在开吃之前,一定!一定!要拌一勺子的虾膏进汤里,这样才是最地道的叻沙吃法。槟城叻沙用的是粗圆米粉,配料有洋葱,凤梨,红辣椒,越南薄荷叶,极具马来风格。
05
鲜鱼
名字叫鲜鱼,但其实是和鱼没什么关系,这是马来西亚北部地区特有的食物,尤其是槟城。鲜鱼算是Rojak的一种,由许多材料掺在一起,然后淋上酱料食用。鲜鱼的食材有生黄瓜、熟豆芽、生沙葛、炸豆干、炸虾饼、炸虾枣(面糊加了虾肉)和海蜇,淋上红薯,加上辣椒、炒芝麻等香料调煮而成的酱,微甜又有点辣。
推荐摊位:9号
虽然是一样简单的东西,但是味道丰富、清脆鲜甜,是一道可以当零食吃的小食。一份下来,绝对可以吃过瘾!
06
沙爹串
说起沙爹,很多人总会把“沙爹”和“沙茶”混为一谈。其实,沙爹是东南亚特有的一种酱料,最早在印尼、马来开始兴起。因为东南亚大部分地方近海,沿海渔获丰富,而渔民在分拣大鱼的同时,也会把网捞出的小鱼幼虾盛起做酱料,不但易于保存,也能以最低廉成本、最大限度地获取鲜味来源。
沙爹口感醇香辛辣,完全符合当地人浓烈刺激的口味习惯,因此一直沿用。
推荐摊位:18号
直接赤裸的沙爹的肉食感!一盘沙爹肉串,配着几块洋葱便上桌,对于食肉兽们来说,应该十分过瘾。他这里的烧烤沙爹串,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先用沙爹酱腌制好肉类,再串着烧,这种方法肉会更入味更香,但因为酱料容易“抢火”,所以一般不会烧得太干身,有湿糯汁感;而另一种方法则是先干烤肉类,再上凃沙爹酱,这种方式会更香口,而弊端则是肉里不会太重沙爹味。看你喜欢哪种咯
桥头福建虾面
福建虾面,亚洲十大名小吃之一。早期移民来槟城的福建人研发了这种虾面,当时住在姓氏桥一带的福建人在卖了渔获或是在剥了虾仁出售后,把头头尾尾的小虾,虾壳,虾头等再利用,熬汤来下面,增添营养,称作虾面。福建虾面的汤底不用加猪骨也熬得浓稠有质感,辅料添加上鲜虾、蟹柳、鸡蛋、豆芽与葱花,外加一碟自制辣椒酱,简单而美味的食物不用加入任何人工调味品也异常地甘香鲜甜。
那么去哪里才能吃到好吃的福建面呢?味玩够给大家推荐一家地道又好吃的小店——桥头福建虾面。作为槟城名吃第一家,这里的福建虾面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这家藏身小巷子中的福建面可不简单
这家面店从1961年就开始卖福建面了,老板每天凌晨五点起身准备新鲜食材,保证食材质量。
每碗桥头福建虾面都会配上各一半的粉和面,两种口感一次满足。煮好的面条中放入自选食材,虾仁、鸡蛋、排骨、肥肠、肉丸和炸蒜片,最后浇上酱汁,一碗好吃的桥头福建虾面就这样完成啦~
它之所以叫虾面,不单单是配料有几只大虾,最主要的是汤底为虾汤。汤底用了带虾头虾壳的鲜虾与虾干,加入鱼干熬制出来的。不用加入猪骨也可以熬得浓稠有质感,也不用加入任何人工调味品也异常地甘香鲜甜。虾壳熬出来的汤,泛着红红的虾油,让不知道的人还怀疑是辣椒油。虾汤入口,非但不辣,而且浓郁的海鲜味道冲刷着沿途的味蕾直窜喉咙。
配上一杯冰镇饮料,来享受海鲜的咸香吧!
暹罗姐妹咖喱面
来槟城一定要去“极乐寺”(槟城最大的佛庙)下的“亚依淡”桥头,去吃一家1946年开始营业的暹罗风味(偏辣)的路边摊咖喱面。
这档叫做“暹罗姐妹咖喱面”的路边摊是由一对林姓自梳女姐妹经营的,姐姐林桂香今年84岁,妹妹林桂来82岁,父亲是潮州人,姐妹俩自1950年代就蹲在桥头当暹罗母亲(母亲有泰裔血统)的左右手。不用我说,你们也知道为啥叫暹罗咖喱面咯~
这汤面之所以受欢迎,关键是婆婆到现在依然坚持木炭煮咖喱,且严格将咖喱汤、辣椒酱和椰浆分开存放,不用一般咖喱面的鲜蛳蚶,而是以辣椒炒过的鱿鱼代替。
切成小片的鱿鱼用辣椒炒过后,入味深又不会太辣,入口柔又不失弹性,酱汁微辣带咸,鲜美出味。
姐妹俩每天凌晨四点多起床(槟城7:30天亮),炒米粉面、煮辣椒鱿鱼、熬咖喱汤,到了六七点,就将熬好的咖喱汤,还有面条、豆干和鱿鱼等,用推车推到“极乐寺”下的“亚依淡桥头”来卖。
这里的咖喱面汤分为有椰浆和无椰浆的,可以加猪血、辣炒鱿鱼跟豆泡。虽然外观不怎么样,但别小看槟城这个美食之城的称号哦!用虾酱调出来的辣椒酱浸泡在汤里,浓郁而辛辣的汤充满整个口腔,很是过瘾!
槟榔律驰名潮州煎蕊
隐藏在Jalan Penang和Lebuh Keng Kwee交接处的小巷子里,有一辆小推车总是热热闹闹很多人。
而这家槟榔律驰名潮州煎蕊其实已经开枝散叶,分店开满整个半岛,就连这里附近也有两家店面,但很多人还是宁愿来这个旧档口,然后站在路边“罚站”吃chendul,似乎这样才比较有古早味!
店家快速地为客人制作一碗又一碗的煎蕊,手速很快哦
一个汤匙拿起来,满满都是煎蕊,老板给煎蕊给到一点都不手软,吃起来口感很柔软,几乎不用咬就可以吞下
吃上去有股淡淡的香兰叶味道,能吃得出是纯天然香兰叶做的~特别清新的感觉。
一口喝下去,醇厚的麦香味就出来了。香兰叶做成的细粉本来就带有米香,加上煮的软乎乎的红豆,很容易就吃上瘾了,基本没有个两三碗都不想离开~
同时,来这里还必须的点上一份这里的红豆霜。五颜六色非常讨人喜欢,其中还有广东人喜爱的沙示汽水的味道 !哪怕顶着烈日,为了一碗红豆霜,值!
长按识别二维码
这次的槟城地道食推荐先到这里,想了解更多当地地道食、奇趣游资讯,扫码关注我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