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峰和永丰辣酱同样远近闻名的
还有青树坪米粉
一碗汤汁浓、味道重、油水足
看上去就辣得劲道的的红汤米粉
是双峰人早上的至宝
52岁的米粉店老板刘祥娥
就是双峰青树坪人
在这里开了一家米粉店
青树坪米粉因产于青树坪镇得名
此小镇在双峰与邵东县接壤的地方
青树坪镇有着近8万人口,经济发达
早有双峰“小香港”之名
而青树坪的米粉店
从早开到晚,食客络绎不绝
青 树 坪 米 粉 的 特 色
一碗红汤米粉,却勾住了双峰人的胃口
这碗粉究竟有着什么特色呢
若是让双峰人说上一说
最大的特色必定是这作为原材料的米粉
和其他地方软滑的湿粉不一样
青树坪米粉,用的是干粉
风干湿粉条
大米浸泡几小时后,磨成浆滤干
再和淀粉一起搅拌入榨
最后变成细圆的粉条
青树坪人做米粉却比外地多了一道工序
那就是把这湿粉条风干晾置
双峰人的口味重辣
也爱吃有嚼头的食物,永丰辣酱里
双峰人爱加上刀豆和地蚕,也是这个原因
而晾干过后的青树坪米粉
送到粉店之后,用热水泡过
接着到凉水里过一遍再煮
也是因为人们喜欢这一份嚼头和韧劲
米 粉 的 制 作
二十二年前
刘祥娥从婆婆的手里接下了米粉店
开始了早起晚归的日子
下粉,加码,加汤
青树坪米粉的做法看上去简单
刘祥娥却要提前几小时准备各样食材
早上六点就起来搞鸡蛋,炒臊子
把调料做好了还要把汤料配好
那个汤,筒子骨煮好,放八角和桂皮
煮一个小时,再把汤放到小锅子里配汤
把肉燥子放进去
除了米粉和骨头汤
青树坪米粉最大的特色在于红油
红油来自肉臊子
炒制肉臊十分考验
对火候的把握和时间的拿捏
干红辣椒
在炒之前
祥娥先把大块的猪肉放到骨头汤里煮熟
让骨头汤的鲜味渗入肉里
捞出来后,肉切片
备上干红辣椒磨好的辣椒粉
一切就绪
把猪油加热之后,撤去炉火
用热油的温度把辣椒粉烹熟
辣椒粉遇到热油马上爆出特有的鲜香
此时再加入渗透了骨头汤的肉片翻炒
辣椒的辣味和猪油的香味也渗进肉片
这肉片外酥里嫩,香辣无比
就算只有这一个臊子
青树坪的人也吃不厌
双 峰 人 的 饮 食 习 惯
一个地方的饮食习惯
往往和当地的人文有着割舍不开的关系
双峰人性格直爽又嗜辣
一碗青树坪米粉能让人们大快朵颐
辣得过瘾
作为农业大县,“耕读文化”影响深远
双峰人曾国藩就有“耕读传家”的理念
如果说嗜辣是和双峰人的性格有关
重油就和这个地域的传统有关
然而一味的重油自然影响口感
青树坪米粉油而不腻,还是和粉有关
大米做的米粉细腻清爽有嚼劲
米粉和汤中和了红油的油辣
一碗下肚,鲜香爽辣
足以抵上大半天的饥饿
如今人们的生活已经富足
关于吃的追求已不止于果腹
然而传统影响味觉
味道的传承
方能凸显故乡独特的记忆
来源:钟山说事